鉴于整体经济能否在二季度企稳、三季度回升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,眼下决策层调控的顺序仍倾向于优先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。从短期看,这会有效果,但如果不是创新型的投资扩张,在长期很可能会加剧通缩压力。而要打破通缩螺旋,需从三方面加快调整: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存量调整和优化;明确产权,产权的缺失是经济波动的起源,需要继续推动企业真正根据投资回报变化调整杠杆,打破过度投资的恶性循环;在新高度上发展资本市场。
近日公布的多项5月经济数据,显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减。
有分析认为,尽管经济运行存在较大下行压力,但无论从用电量、货运量、银行贷款等指标看,还是从就业指数、新企业注册数、居民收入、污染排放等指标看,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。诚然,选择用电量、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等指标评判经济运行状况符合中国实际。中国经济基本面依旧是好的,改革红利也在逐步显现。但是,中微观高频数据改善的反复,均指向当前实体经济企稳的基础很不牢固。因此,整体经济能否在二季度企稳、三季度回升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。由于“三驾马车”、CPI和PPI等经济数据表现均略逊于市场预期,稳增长需要更多刺激政策的出台已经成市场共识。考虑到目前的CPI涨幅距离3%左右的年度目标有较大差距,这就为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提供了空间。
不过,决策层调控的顺序仍倾向于优先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。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传递出向“三驾马车”同时发力的政策信号:在投资方面,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措施,对地区和部门结余资金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,一律收回统筹用于重点建设。据了解,国家发改委这次批复了7大投资项目,总投资超过1200亿。而财政部新闻办公室日前证实,财政部近日下达了第二批10000亿置换债券额度。第二批地方债置换的推出,表明地方债务压力很大,中央正在力图为地方政府减负。在消费方面,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。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融资渠道,鼓励百姓“花明天的钱,圆今天的梦”,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,也是我国金融放松管制的进步。在外贸方面,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。从相关政策来看,国务院推动“互联网+”首先在外贸领域落地生根,希望用此来增加消费品进口,促进外贸提速放量增效。
为了摸清各地贯彻落实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的政策情况,国务院派出了督查组。去年6至7月,国务院曾派出8个督查组,督查16个省(区、市)、27个部门和单位。李克强总理曾总结说,去年上半年的督查是有效的,对全年经济保持合理增速起了关键性作用。在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之下,督查将会更加严厉。用李克强总理的话来说就是,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,督查不要怕得罪人。督查组下去要担负这个责任,该办就办,奖罚分明!”
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,笔者认为宏观政策需要格外关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:
第一,实体经济投资氛围转冷,信贷投资增速减缓的现状不容低估。面对经济下行和低通胀压力,货币政策持续松动,投资稳增长的政策力度也明显加强。在今年5月,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逾4500亿元的基建项目,发布了总投资1.97万亿元的PPP项目。项目审批的速度,充分反映出政府部门稳增长的强烈主观意愿。不过,批复了项目并不代表投资就可落地。眼下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贷投资增速减缓。比如由于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不畅通,大量流动性滞留在银行体系之内或者注入股市;整体经济增速放缓,经济活跃度降低,实体经济发展低迷;地方投融资环境大变,地方政府推动投资缺乏资源和手段;政府投资唱独角戏,社会资本参与明显减少,整体投资市场的氛围转冷,投资发展的热情减弱等等。这都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。
第二,维持经济增长的政策重点应放在消费上。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4年我国按支出法核算的GDP为640796.4亿,其中最终消费支出328311.2亿,资本形成总额295022.3亿元,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7462.9亿元。以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,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,反映最终消费支出、资本形成总额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大需求的结构状况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,对制定消费、投资和进出口政策,制定宏观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等,都具有重要作用。2014年最终消费支出、资本形成总额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(GDP)增长的贡献率,分别为50.2%、48.5%、1.3%,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,分别为3.7个百分点、3.6个百分点、0.1个百分点。从数据上看,消费已成GDP的第一拉动力,而政府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就是促进消费的举措,但是在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形势下,希望以此挖掘国内消费潜力,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愿望,可能还需要时间。
第三,在创业创新已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引擎的时候,融资又成了摆在创业创新面临最突出的问题。据第一网贷发布的“2015年5月中国P2P网贷指数•利率指数月报”,5月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13.65%,环比上升0.37个百分点,终止14个月连降,接近历史新低;比去年同期下降4.99个百分点。P2P网贷利率可作为反映民间借贷利率的重要指标。5月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个百分点,反映出企业融资成本下降,有利于降低企业负担。不过5月P2P网贷利率环比上升,则反映出融资成本上升的势头,不容忽视。值得一提的是,对国内创业企业融资,政府已经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,主要从扩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方面寻求融资难的破解之道。此外,还从财政补贴、税收减免、技术平台开放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。期待这些政策能及时发挥应有效果。
总之,正如央行副行长易纲所言,从短期看,财政政策会有效果,但如果不是创新型的投资扩张,在长期很可能会加剧通缩压力。要打破通缩螺旋,需要从三方面加快调整:其一,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存量调整和优化;其二,明确产权。产权的缺失是经济波动的起源,需要继续推动企业真正根据投资回报变化调整杠杆,打破过度投资的恶性循环;其三,在新高度上发展资本市场。